rsync
作者:高天阳
邮箱:13683265113@163.com
1 简介和特点
1.1 简介
rsync是linux系统下的数据镜像备份工具。使用快速增量备份工具Remote Sync可以远程同步, 支持本地复制,或者与其他SSH、rsync主机同步。
1.2 特点
可以镜像保存整个目录树和文件系统。
可以很容易做到保持原来文件的权限、时间、软硬链接等等。
无须特殊权限即可安装。
快速:第一次同步时 rsync 会复制全部内容,但在下一次只传输修改过的文件。 rsync 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可以实行压缩及解压缩操作,因此可以使用更少的带宽。
安全:可以使用scp、ssh等方式来传输文件,当然也可以通过直接的socket连接。
支持匿名传输,以方便进行网站镜象。
2 安装和使用
2.1 安装
2.1.1 Linux安装
Ubuntu安装:
RedHat:
编译安装 rsync的编译安装非常简单,只需要以下简单的几步:
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服务器A和B上都安装rsync,其中A服务器上是以服务器模式运行rsync,而B上则以客户端方式运行rsync。 这样在web服务器A上运行rsync守护进程,在B上定时运行客户程序来备份web服务器A上需要备份的内容。
2.1.2 Windows安装
2.1.2.1 rsync的客户端官方版本(cwRsync)目前官方版本已收费
cwRsync是Windows 客户端GUI的一个包含Rsync的包装。您可以使用cwRsync快速远程文件备份和同步。
1 官网下载地址
下载方法:
1.1 点击面页中的get,获取Free(免费版本)
1.2 转跳后点击 Download cwRsync Free Edition! 进行下载
2 下载完成后得到一个cwRsync_5.5.0_x86_Free.zip的压缩包
包内容如下:
2 rsync的安装(cwRsync)
2.1 将压缩包解压出来
双击 cwrsync[.cmd]
进行安装
2.2 安装完成会有多一个home目录
该目录下存放的是ssh认证信息
到此安装完成。
3 cwrsync的使用
3.1 在windows上打开cmd(命令提示符)
打开后,将cmd的路径切换到cwrysnc的安装目录的bin目录下,作为工作目录。
3.2 window上的推送测试
在windows上rsync的命令与在linux上基本类似。
3.3 服务端上检查
至此windows上的rsync的客户端可以正常使用。
2.1.2.2 rsync的客户端三方版本(cwRsync)
1 第三方下载地址
2 下载完成后得到一个cwRsync的安装包
安装后包内容如下:
2 环境变量配置
右键我的电脑->属性->高级系统设置->环境变量->环境变量选择PATH
系统变量选择PATH
->编辑->在结尾添加cwRsync
的bin
目录
例如:
注意:windows版本目前尚未找到方式使用
git bash
调用,且在cmd
中无法调用sh
命令。目前暂时只能通过cmd
直接复制部署命令进行部署。
\ | cmd | git bash |
sh | X | √ |
rsync | √ | X |
expect | X | ? |
2.2 使用
2.2.1 服务器端启动
可能需要root权限运行.
/etc/rsyncd/rsyncd.conf
是你刚才编辑的rsyncd.conf
的位置.
也可以在/etc/rc.d/rc.local
里加入让系统自动启动等.
2.2.2 客户端同步
rsync -参数 用户名@同步服务器的IP::rsyncd.conf中那个方括号里的内容 本地存放路径 如:
rsync -avzP nemo@192.168.10.1::nemo /backup
说明:
-a 参数,相当于-rlptgoD,-r 是递归 -l 是链接文件,意思是拷贝链接文件;-p 表示保持文件原有权限;-t 保持文件原有时间;-g 保持文件原有用户组;-o 保持文件原有属主;-D 相当于块设备文件;
-z 传输时压缩;
-P 传输进度;
-v 传输时的进度等信息,和-P有点关系,自己试试。可以看文档;
2.2.3 参数详解
-v, --verbose 详细模式输出
-q, --quiet 精简输出模式
-c, --checksum 打开校验开关,强制对文件传输进行校验
-a, --archive 归档模式,表示以递归方式传输文件,并保持所有文件属性,等于-rlptgoD
-r, --recursive 对子目录以递归模式处理
-R, --relative 使用相对路径信息
-b, --backup 创建备份,也就是对于目的已经存在有同样的文件名时,将老的文件重新命名为~filename。可以使用--suffix选项来指定不同的备份文件前缀。
--backup-dir 将备份文件(如~filename)存放在在目录下。
-suffix=SUFFIX 定义备份文件前缀
-u, --update 仅仅进行更新,也就是跳过所有已经存在于DST,并且文件时间晚于要备份的文件。(不覆盖更新的文件)
-l, --links 保留软链结
-L, --copy-links 像对待常规文件一样处理软链接
--copy-unsafe-links 仅仅拷贝指向SRC路径目录树以外的链接
--safe-links 忽略指向SRC路径目录树以外的链接
-H, --hard-links 保留硬链接
-p, --perms 保持文件权限
-o, --owner 保持文件属主信息
-g, --group 保持文件属组信息
-D, --devices 保持设备文件信息
-t, --times 保持文件时间信息
-S, --sparse 对稀疏文件进行特殊处理以节省DST的空间
-n, --dry-run显示哪些文件将被传输
-W, --whole-file 拷贝文件,不进行增量检测
-x, --one-file-system 不要跨越文件系统边界
-B, --block-size=SIZE 检验算法使用的块尺寸,默认是700字节
-e, --rsh=COMMAND 指定使用rsh、ssh方式进行数据同步
--rsync-path=PATH 指定远程服务器上的rsync命令所在路径信息
-C, --cvs-exclude 使用和CVS一样的方法自动忽略文件,用来排除那些不希望传输的文件
--existing 仅仅更新那些已经存在于DST的文件,而不备份那些新创建的文件
--delete 删除那些DST中SRC没有的文件
--delete-excluded 同样删除接收端那些被该选项指定排除的文件
--delete-after 传输结束以后再删除
--ignore-errors 即使出现IO错误也进行删除
--max-delete=NUM 最多删除NUM个文件
--partial 保留那些因故没有完全传输的文件,以是加快随后的再次传输
--force 强制删除目录,即使不为空
--numeric-ids 不将数字的用户和组ID匹配为用户名和组名
--timeout=TIME IP超时时间,单位为秒
-I, --ignore-times 不跳过那些有同样的时间和长度的文件
--size-only 当决定是否要备份文件时,仅仅察看文件大小而不考虑文件时间
--modify-window=NUM 决定文件是否时间相同时使用的时间戳窗口,默认为0
-T --temp-dir=DIR 在DIR中创建临时文件
--compare-dest=DIR 同样比较DIR中的文件来决定是否需要备份
-P 等同于 --partial
--progress 显示备份过程
-z, --compress 对备份的文件在传输时进行压缩处理
--exclude=PATTERN 指定排除不需要传输的文件模式
--include=PATTERN 指定不排除而需要传输的文件模式
--exclude-from=FILE 排除FILE中指定模式的文件
--include-from=FILE 不排除FILE指定模式匹配的文件
--version 打印版本信息
--address 绑定到特定的地址
--config=FILE 指定其他的配置文件,不使用默认的rsyncd.conf文件
--port=PORT 指定其他的rsync服务端口
--blocking-io 对远程shell使用阻塞IO
-stats 给出某些文件的传输状态
--progress 在传输时现实传输过程
--log-format=formAT 指定日志文件格式
--password-file=FILE 从FILE中得到密码
--bwlimit=KBPS 限制I/O带宽,KBytes per second
-h, --help 显示帮助信息
2.3 示例
2.3.1 SSH方式
首先在服务端启动ssh服务:
2.3.2 使用rsync进行同步
接下来就可以在客户端使用rsync命令来备份服务端上的数据了,SSH方式是通过系统用户来进行备份的,如下:
上面的信息描述了整个的备份过程,以及总共备份数据的大小。
2.3.3 后台服务方式
启动rsync服务,编辑/etc/xinetd.d/rsync
文件,将其中的disable=yes
改为disable=no
,并重启xinetd服务,如下:
创建配置文件,默认安装好rsync程序后,并不会自动创建rsync的主配置文件,需要手工来创建, 其主配置文件为“/etc/rsyncd.conf”,创建该文件并插入如下内容:
创建密码文件,采用这种方式不能使用系统用户对客户端进行认证,所以需要创建一个密码文件,其格式为“username:password”, 用户名可以和密码可以随便定义,最好不要和系统帐户一致,同时要把创建的密码文件权限设置为600,这在前面的模块参数做了详细介绍。
备份,完成以上工作,现在就可以对数据进行备份了,如下:
恢复,当服务器的数据出现问题时,那么这时就需要通过客户端的数据对服务端进行恢复, 但前提是服务端允许客户端有写入权限,否则也不能在客户端直接对服务端进行恢复,使用rsync对数据进行恢复的方法如下:
2.4 最佳实践
2.4.1 部署后属主、属组变化
方案一(失败)
本地传输文件至服务器后,属主、属组发生了变化,需要登录服务器操作更改文件夹的属主、属组。 在查看rsync文档中了解到有-o
(保持文件属主信息)、-g
(保持文件属组信息)两个参数。
尝试后并未生效
方案二(失败)
使用ftp用户上传
ftp账号无登录权限或不知道ftp账号密码
方案三(成功)
将机械性修改操作写在脚本中执行
成功
2.4.2 同步服务器文件至本地
同步服务器www/page下的文件内容至本地page文件夹下
3 同类型技术比较
Rsync、Unison及DRBD的比较
\ | Rsync | Unison | DRBD |
简介 | 远程数据同步工具,可通过LAN/WAN快速同步多台主机间的文件。 目前由rsync.samba.org维护 | Unison是windows和unix平台下都可以使用的双向文件同步工具,它能使两个文件夹(本地或网络 上的)保持内容的一致。目前已停止开发。 | DRBD,是分布式复制块设备,是一种通过TCP/IP网络实现块设备数据实时镜像的方案。,可以被用于高可用(HA)之中.它类似于一个网络RAID-1功能. |
功能及特点 | 1.镜像保存整个目录树和文件系统; 2.保持原来文件的权限、时间、软硬链接等; 3.无须特殊权限即可安装; 4.优化的流程,文件传输效率高;使用“Rsync算法”同步两个文件的不同部分,而不是每次都整份传送; 5.可以使用rsh、ssh等方式来传输文件,也可以通过直接的socket连接; 6.支持匿名传输。 | 1、跨平台使用;
2、对内核和用户权限没有特别要求;
3、支持双向同步,能自动处理两份拷贝中更新没有冲突的部分,有冲突的部分将会显示出来让用户选择更新策略;
4、可以直接使用 | 1、DRBD是一种块设备 2、可用于高可用集群(HA) 3、通过网络实现块设备数据实时镜像 4、类似于一个网络RAID-1 |
使用平台 | 类unix平台(Linux、Solaris、BSD) Windows平台相应版本:cwRsync | Windows平台 Unix/Linux平台 | Linux平台 |
依赖性 | 无 | 无 | 需要内核支持 |
传输方式 | rsh、ssh、socket连接、daemon模式 | socket 连接或安全的 ssh 连接方式 | 通过TCP/IP网络实现块设备数据实时镜像 |
稳定性 | 高 | 一般(超时严重) | 高 |
同步速度 | 快 | 小文件同步速度:快 大文件同步速度:一般 | 小文件同步速度:快 大文件同步速度:慢 |
缺点 | 不支持双向传输 | 超时严重 | 不支持双向传输,传输速度慢 |
总结:
Rsync、Unison和DRBD三个软件,虽然都是同步备份数据的工具,但是各有其功能。
Rsync只支持单向同步,但是其同步速度是三者之中最快的,正确的说其同步速度是其他两者所无法比拟的。同时,rsync+inotify的搭配使用可以达到实时触控同步更新文件。
Unison支持双向同步,对内核和用户权限没有要求,但是其同步速度特别慢,经常出现超时情况。
DRBD用于高可用(HA),类似于一个网络RAID-1功能,速度也比较慢。
通过安装配置rsync、unison和drbd三个软件,同时测试其功能,发现三者各有其优势。不能单纯的评价谁优谁劣,应该针对用户的用途进行选择使用工具。
参考资料
Last updated